
碳中和,節能減排術語。一般是指國家、企業、產品、活動或個人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二氧化碳或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或溫室氣體排放量,實現正負抵消,達到相對“零排放”。“碳”即二氧化碳,“中和”即正負相抵。排出的二氧化碳或溫室氣體被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這就是所謂的“碳中和”。
碳中和已成為全球各國共同面對的重要議題,它不僅是應對氣候變化的必要手段,也是推動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新賽道。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問題日益嚴重,各國政府和企業都在積極尋求減少碳排放、實現碳中和的有效途徑。
實現碳中和需要一系列的措施,包括控制或減少碳排放、促進和增加碳吸收以及綠色金融體系的支持。例如,能源行業作為碳排放的主要源頭,需要調整能源結構,限制化石能源的使用,發展清潔能源等。同時,工業、建筑和運輸等行業也需要進行技術革新,比如采用綠色制造業和新能源汽車等。碳吸收方面,可以通過技術固碳和生態固碳兩種方式來實現,例如應用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CCUS),以及通過森林、綠地等植物的光合作用進行固碳。此外,建立碳交易系統和碳稅機制等綠色金融體系的支持也是實現碳中和的重要一環。